刘备最风光的时候,手下有很多能人异士。
说到“文人谋士”,有特别厉害的诸葛亮和庞统,他们帮刘备出谋划策,还有法正,他引导刘备平定了益州,打下了汉中。
说到“勇猛”,有张飞在当阳长阪一声吼,吓得曹军撤退;有关羽在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颜良首级;还有马超在潼关大战,差点要了曹操的命……
除了上面说的那些,蜀汉那时候还有个大将,相当特别。
说到官职和身份,他算是顶尖儿的,但关羽看不起他,张飞也恨他。
【堂堂一将军,被人称“老兵”】
公元219年8月份的时候,在荆州的南郡地区。
刘备从益州派了位叫费诗的大使到荆州,他是蜀汉最厉害的外交使者,嘴巴很会说,但这回他不是来跟人吵架的,而是来给守着荆州的关羽传达一个消息。
费诗对关羽说,主公现在已经升级成了“汉中王”,为了表扬关羽,特地封他为“前将军”。
这确实是个好消息,可关羽听了却非常郁闷。在这次文武官员的职位变动里,“前将军”已经是蜀汉武将里的头一号了,真让人纳闷,他为啥还不开心呢?
问题不在于得到这个奖项,而在于跟他一起得奖的都是些什么人。
那时候,刘备不光封了关羽,还给了张飞一个“右将军”的称号,马超被封为了“左将军”,而黄忠则成了“后将军”。
关羽对亲如兄弟的张飞自然没话说;至于马超,虽然他是在后来才加入刘备阵营的,但因为他出身名门,还在潼关大战时让曹操吃了大亏,所以关羽也挺佩服他的。
说到黄忠,关羽心里那是一肚子的不满意和不高兴。
说起来黄忠的身份,他原本是个投降的将领,是在刘备打下荆南四郡的时候归顺的。
要是比起名气和本事,黄忠自然是比不上到处打仗的关羽、张飞还有马超。
另外,黄忠年纪已经很大了,但关羽在这方面也没啥好挑剔的,因为他自己也快60岁了嘛。
根据《三国志·费诗传》的记录,关羽听说黄忠被封为“后将军”时,他很生气地说:“我堂堂男子汉,绝不会跟那老将排在一起!”
另外,关羽因为这事儿,死活不肯当他那个“前将军”。
关羽这话,真是太伤人了,他把黄忠比作战场上送死的小兵,而不是一位大将。
其实,关羽之所以瞧不起黄忠,主要还是因为觉得自己名头大、资格老。
好吧,咱们来聊聊黄忠年轻时候的故事吧。
【从攸县无名之辈到益州讨虏将军】
黄忠,是荆州南阳郡的人,他不像关羽那样四处奔走,而是一直待在荆州没离开。后来,刘表接了董卓的命令来管理荆州,就让黄忠和刘表的侄子一起,负责守卫长沙郡的攸县。
那时候,攸县挨着孙策的地盘,刘表的侄子刘磐带着黄忠,一次次地去攻打孙策,给这位“江东小霸王”惹了不少头疼事。
为了抵挡这个危险,孙策把这片地方交给了手下的大将太史慈来守护。
跟太史慈交手了几次之后,刘磐和黄忠就变得安分了,再也不敢随便挑事了。
从那以后,黄忠就没再上过战场打仗,一直到他加入了刘备的队伍,这才算翻开了自己人生的新一页。
公元211年,刘备进入四川,黄忠也跟着军队一起去了。
你看,刘备这次出门没带关羽、张飞还有赵云,这说明他很想给黄忠一个露脸的机会。
两年后,因为刘备和法正悄悄策划的“拿下益州”的计谋不小心被人知道了,所以他们和“益州老大”刘璋之间的关系就彻底闹僵了。
刘备终于不再掩饰,干脆利落地调转马匹,直接向刘璋发起了进攻。
那时候,刘备军队的先锋大将,就是黄忠。
他跟着刘备一路打胜仗,最后打下了成都,这样一来,整个巴蜀地区都成了刘备的地盘。打完这场仗后,黄忠终于得到了从军以来的第一个大奖,被封为了“讨虏将军”。
这是黄忠第一次在刘备的手下大展身手,很明显,他是个会抓住机会的人。《三国志》里说他经常冲在最前面,“勇猛无比,全军第一”。
可以说,黄忠打起仗来冲击力十足,能一下子冲破敌人的防线。
古时打仗,先锋队伍和主力大军之间往往会隔开一段路程。
因为通信条件不好,先锋部队碰到紧急情况,经常没法立刻跟后方的指挥官联系,所以只能自己马上做出战斗决定。
黄忠在打益州那场大战里真是勇猛极了,不光表现出了他的超大胆量,还让人看到了他遇事果断、自己能独挑大梁的本领。
【南路绕进,斩杀曹魏名将】
黄忠这辈子最出彩的时候,得数定军山那场大战。在那场战斗中,他干掉了一个曹魏的大将,一下子就出了大名。
刘备拿下蜀地仅仅过了10个月,时间来到了215年3月,曹操亲自带兵去打汉中的张鲁。张鲁哪打得过曹操啊,没多久,汉中就被曹操全给占领了。
汉中紧挨着刘备的巴蜀地区,所以对刘备而言,只有主动攻打过去,才能把潜在的危险彻底消除掉。
但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,刘备带着军队,对着汉中的阳平关猛攻了半年多,还是没能打下来。
那时候,他们也试着去攻打马鸣阁栈道,想从北边绕路去汉中,但最后还是被打退了。
于是,刘备转头看向了南方,想着或许能从那边找到一条去汉中的新路。
经过一番认真寻找,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条能走的路。更让人高兴的是,他们还在这条路上发现了一个很适合扎营的好地方,那就是定军山。
定军山又陡又险,很好把守,而且水源也特别多,真的是大自然送的好地方。
夏侯渊是魏军的头儿,一听说刘备可能要从南边偷偷溜进汉中,立马拉上张郃,火急火燎地跑到定军山脚下。他们赶紧搭帐篷、建防御栏杆,想拦住蜀军的去路。
因为夏侯渊把营地扎在离定军山太近的地方,所以刘备、法正、黄忠他们站在山坡上,就能把魏军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,好像站在高处往下看,什么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。
他们很快就想出了个办法,并且开始用起来,那就是假装攻打东边,实际上却攻打西边。
不出所料,夏侯渊只好让一半的主力去帮东营的张郃,自己带着剩下的人在南营死守。
这时候,黄忠遵照法正的计划,带着队伍悄悄躲在定军山腰上,就像猎豹一样,耐心地等着最佳出击的机会。
这时候,刘备亲自带着军队下山,烧掉了魏军南营前面的防御栅栏。本来就急性子的夏侯渊,一看这架势,急急忙忙带了四百人的保卫队来修补。
很明显,这时候的他,还以为蜀军的大部分人马都在攻打东营呢,所以一点防备都没有。
正当夏侯渊打算修理的时候,猛然间,对面山头上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呼喊声。夏侯渊心里一沉,知道大事不妙,可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。
黄忠带着的队伍,借着山坡上的地势,像一阵猛风一样,飞快地朝魏军冲了过去。
虽然夏侯渊带着的都是精兵强将,但四百来人,终究还是太弱,抵挡不住。
在这种明显的弱势里,他们根本没法反抗。黄忠轻轻松松就把夏侯渊和他的卫队给打败了,让他们一起见了阎王。
随后,定军山上的蜀汉大军主力也飞奔而下,借着胜利的势头,猛烈攻打夏侯渊的南部军营。没了领头的,魏军被打得损失惨重。
【刘备心中的“蜀汉夏侯渊”】
夏侯渊在曹魏的地位,就像关羽在蜀汉一样重要。他和曹操的关系,也深得像关羽和刘备的亲兄弟情一样。
夏侯渊娶了曹操的表妹,因此夏侯渊和曹操可以算作亲戚。从小时候开始,他们俩就是关系很好的哥们儿。
有一次,曹操犯了法,县里要惩罚他,夏侯渊二话不说就替他坐了牢,好在最后两人都被救了出来。
曹操起兵后,势力越来越大,夏侯渊就成了他的得力助手,主要负责曹魏在西边的战场。虽然在定军山时夏侯渊犯了点小错,但这并不影响他之前为曹魏打下的许多大胜仗。
所以,夏侯渊的死,不光在战场上给曹操来了个狠的,还深深打击了他的心,让他像失去最亲的人那样痛苦。
战争从来都很狠心。夏侯渊一死,蜀汉那边的人倒是高兴了,举杯欢庆。杀了夏侯渊的黄忠一下子出了大名,刘备提拔他做了“征西将军”。
刘备对黄忠的看法,一开始只是给他个机会试试,但后来变成了真心信任和喜爱。
刘备给黄忠封的“征西将军”挺有意思。其实那时候,刘备还没当上“汉中王”,压根儿没权力封这个官儿。而且,益州西边全是没人烟的地方,这个封号听起来响当当,其实没啥实际用处。
但是,这并不是刘备在捉弄黄忠,而是说明了他真的非常喜欢和看重黄忠——尽管他手头的权力不大,刘备还是想给黄忠最高的奖赏。
换个说法想想,因为夏侯渊以前当过朝廷封的“征西将军”,刘备可能是想通过夸黄忠,说黄忠就是蜀汉的“夏侯渊”。
不得不说,刘备挑人的眼光真挺毒辣。想当年,他完全没在意关羽和张飞那不怎么样的出身,硬是把一个逃犯和一个屠夫,一点点锻炼成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勇将。
之后,已经47岁的刘备,三次跑到南阳郡邓县的隆中地方,用他的真心实意,说服了那位27岁、身高1米9的年轻人,这年轻人就是诸葛亮。
要说刘备哪次看人看得最准,那就是他提醒诸葛亮说“马谡这人爱吹牛,不能委以重任”,可遗憾的是,孔明没听他的。
刘备去世后,他坚持要用马谡,结果蜀汉在街亭吃了大败仗,失去了北伐曹魏的大好时机。
【有人欢喜,有人仇视】
黄忠一刀砍下了夏侯渊的头,这事儿意义重大,不光给刘备后来打赢汉中之战铺好了路,还让蜀汉集团对未来充满了希望。
之前提到过,夏侯渊就像是曹魏在西线战区的“大元帅”,要是从汉中翻越秦岭,就能到达魏国的西部,也就是雍州和凉州了。
所以,黄忠解决了蜀汉的大麻烦,这让好多人都兴奋不已,可张飞却是个例外。
张飞心里一点也不高兴,只是对黄忠充满了敌意。
这到底是咋回事,莫非翼德是“人在汉营心却向着曹”?
这事儿得追溯到十九年前,就是公元200年的建安五年那会儿。
那时候的刘备过得挺不容易,被曹操追得连连逃跑,没办法,他们只好先去投靠袁绍,以求得暂时安全。
那时候,袁绍和曹操在官渡打得不可开交,曹操的地盘呢,粮食不够吃,而且四周都是敌人。所以,刘备就被派出去打游击,专门去偷袭和捣乱曹操的后方。
有一天,张飞在谯县办差时,碰巧见到一个大概十三四岁的小姑娘,正在捡柴火。可能张飞大哥就看上了这种单纯的小姑娘,他竟然直接把人给带走了。
这位姑娘姓夏侯,夏侯在曹魏是个响当当的姓氏。张飞好奇地问起她的来历,没想到这一问,可真让人吃惊,原来她是夏侯渊的侄女!
虽然是名将的亲戚,这位夏侯姑娘的人生路也挺不容易。她老爸是夏侯渊的弟弟,可惜早逝,所以夏侯姑娘就被夏侯渊收养了。
夏侯渊对她特别好,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。
在汉朝末年那个混乱的时代,夏侯渊家里过得非常不容易,连吃饭穿衣都成了大问题。他节衣缩食,过得十分节省,甚至狠下心,不顾自己小儿子的感受,全心全意地抚养侄女。
夏侯渊跟着曹操一起起兵后,他们的生活总算是好了点。可没想到,兖州之战又打响了,紧接着又是蝗灾和饥荒,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了他们头上。
后来,吕布终于被赶走了,但没安稳几年,现在,官渡之战的战火又燃烧起来了。因为战争不断,大家都得参与战斗,所以连夏侯家的女孩子也不得不学着织布和砍柴。
知道姑娘的遭遇后,张飞心里很是同情,便决定娶她做自己的大老婆。得提一句,虽然张飞和夏侯渊是敌人,但他从没拿老婆去威胁夏侯渊。
另外,夏侯夫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受到不公平对待或者排挤。这可以从刘备后来答应她的要求,隆重安葬夏侯渊这件事上看出来。
之前提过,夏侯渊和夏侯夫人关系亲如父女,因此从某个角度看,夏侯渊也算是张飞的“老丈人”。这样一来,张飞为啥会对黄忠心怀敌意,也就不难懂了。
但是,张飞虽然心里不满,但还是知道得把蜀汉的大局放在第一位。
张和黄两人之后也没啥大矛盾了,因为在定军山那仗打完一年后,黄忠就因为年纪大去世了。